专家视点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它破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无法摆脱的“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终结了“休谟预言”,是一条人间正道,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中国式现代化虽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世界历史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更不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追随的所谓“西方化”道路。西方
  • 在北外滩,有一幢红色建筑不是那么起眼,却曾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所在地。作为该报的记者兼编辑,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建立了东亚书记处。这是共产国际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指导东方革命的机构。陈独秀曾多次来此与维经斯基商议如何建党,杨明斋、袁振英在此工作,毛泽东也曾会见过维经斯基。成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上海俄文生活报》是由同情社会主义立场的俄侨创办的俄文报刊。1920年初,该报获得了苏俄政府的资助。中共一大纪念馆从俄罗斯征集回来的《上海俄文生活报》1921年7月23日报头上,用中文写着“中国唯一之俄报,上海篷路十二号”;1922年,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调查报告指出,该报社在熙华德路(今长治路)与篷路(今塘沽路)的交叉口。综合各种信息可以认定,今长治路177号就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上海俄文生活报》是苏俄、共产国际建立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重要据点。当时,苏俄红色政权新立,在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不能向中国合法派驻人员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派遣一些革命者以公开的记者或编辑身份前来中国,《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成为这些人员的合法落脚点。《上海俄文生活报》人员把上海以及中国的有关情况传
  • 一幢叠加多重革命史迹的重要历史建筑在北外滩,有一幢红色建筑不是那么起眼,却曾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所在地。作为该报的记者兼编辑,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建立了东亚书记处。这是共产国际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指导东方革命的机构。陈独秀曾多次来此与维经斯基商议如何建党,杨明斋、袁振英在此工作,毛泽东也曾会见过维经斯基。「成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上海俄文生活报》是由同情社会主义立场的俄侨创办的俄文报刊。1920年初,该报获得了苏俄政府的资助。中共一大纪念馆从俄罗斯征集回来的《上海俄文生活报》1921年7月23日报头上,用中文写着“中国唯一之俄报,上海篷路十二号”;1922年,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调查报告指出,该报社在熙华德路(今长治路)与篷路(今塘沽路)的交叉口。综合各种信息可以认定,今长治路177号就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上海俄文生活报》是苏俄、共产国际建立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重要据点。当时,苏俄红色政权新立,在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不能向中国合法派驻人员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派遣一些革命者以公开的记者或编辑身份前来中国,《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成为这些人员的合法落脚点。《上海俄文
  •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完成这一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效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 一幢叠加多重革命史迹的重要历史建筑在北外滩,有一幢红色建筑不是那么起眼,却曾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所在地。作为该报的记者兼编辑,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建立了东亚书记处。这是共产国际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指导东方革命的机构。陈独秀曾多次来此与维经斯基商议如何建党,杨明斋、袁振英在此工作,毛泽东也曾会见过维经斯基。「成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上海俄文生活报》是由同情社会主义立场的俄侨创办的俄文报刊。1920年初,该报获得了苏俄政府的资助。中共一大纪念馆从俄罗斯征集回来的《上海俄文生活报》1921年7月23日报头上,用中文写着“中国唯一之俄报,上海篷路十二号”;1922年,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调查报告指出,该报社在熙华德路(今长治路)与篷路(今塘沽路)的交叉口。综合各种信息可以认定,今长治路177号就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上海俄文生活报》是苏俄、共产国际建立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重要据点。当时,苏俄红色政权新立,在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不能向中国合法派驻人员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派遣一些革命者以公开的记者或编辑身份前来中国,《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成为这些人员的合法落脚点。《上海俄文
  •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耿步健:五个“牢牢把握”是学习践行二十大精神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上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这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践行二十大精神的总要求。  只有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志气、骨气、底气,使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只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在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真正领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