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赴钱学森图书馆开展“化语”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推进会暨赴钱学森图书馆学习科学家精神活动。此次活动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研究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汪长明,与师生们深入探讨了“钱学森之问”,激励同学们弘扬科学家精神,敢于在自我求解中实现自我超越,在自我追问中求得自我提升。学院党委书记叶蔚蓝、党委副书记卢丹凤、全体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由化材学院团委书记杨浩主持。
活动伊始,化材学院党委书记叶蔚蓝为汪长明老师颁发聘书,特邀汪长明副部长担任“化语”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校外指导老师。
随后,汪长明老师以“‘钱学森之问’:人民科学家的人才关切”为主题为师生做讲座。汪老师从“钱学森之问”的肇始之源讲起,从“中国发展阶段论”“人才培养主体论”“人才培养目标论”“大学办学特色论”“人才成长规律论”五重思考,层层解析“钱学森之问”题中之义,强调了“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不仅是当下我国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更是关乎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命题。汪老师结合自身研究,提出“钱学森之问”的破困之道,并向同学们寄语:“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他号召同学们以时代为卷、以青春作笔,主动回应“钱学森之问”,永葆独立思考的锋芒,将科学家精神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成为破题者,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答案!”
接着,化材学院2022级化学(师范世承)班徐顾晔同学以“学生讲课程思政”的形式积极回应“钱学森之问”。徐顾晔立足专业特色,从人造卫星的燃料供应切入,巧妙融合化学知识,将晦涩难懂的学术问题转化为生动的科普课堂,展现了知识传授和精神引领的有机统一。
讲座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走进了钱学森图书馆,开启沉浸式参访之旅。钱学森的人生轨迹,让同学们对这位科学巨匠的人格风范、卓越事迹和不朽功勋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冲破罗网、回国效力的爱国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深深触动在场师生的心灵。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将切实把科学家精神化作奋进力量,勇于创新突破,践行使命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供稿、摄影: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