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 侯文卿
近代上海是中国的教育文化中心。1920年,华侨领袖陈嘉庚专程来到上海,召开厦门大学筹备会,邀请多位学界领袖共襄盛举。可以说,上海是厦门大学的启航地。
陈嘉庚以兴办教育为行动宗旨,以教育立国救国为理想指南,从1894年算起,办学经历长达60多年。从集美学校到厦门大学,他一共资助过110多所学校。
1919年7月,陈嘉庚发表《筹办福建厦门大学校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正式提出在厦门创办大学校并附设高等师范学校。当时,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大学林立,福建却没有一所大学,众多中学教师想要继续深造也缺乏途径。7月13日,陈嘉庚召开大会说明筹办厦门大学的动机与经过,并当场认捐开办费100万元,接着又认捐日常费用300万元,分12年支出。
1920年初,陈嘉庚邀请江苏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中国青年会总干事余日章等作为厦门大学的筹备员。8月,陈嘉庚赶赴上海,与黄炎培商议决定组织筹备委员会,并聘请黄炎培、余日章、蔡元培、李登辉、郭秉文、胡敦复等人为筹委会委员。
之后,陈嘉庚着手准备在上海召开筹备会议,以通过这个开放口岸和教育重镇,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道东南海隅将建立一所“不居人下”的现代大学。
11月1日,华商纱厂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新教育共进社设宴欢迎各省教育代表,并特邀陈嘉庚莅临。在宴会上,黄炎培讲话赞扬陈嘉庚的“毁家兴学”精神,指出陈嘉庚捐助的兴学款项总额超过1400万元。紧接着,大家移步老靶子路133号华侨联合会会所,举行厦门大学筹委会第一次会议。
11月2日,厦门大学筹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学科设置以及章程起草问题。根据陈嘉庚提议,学校应当设立文理农工商各科,并且为了培养学校教员,还要设立高等师范科。经过商讨,筹委会决定1921年招生时先招收商科预科一班、高等师范文史地一班、高等师范数理化一班,至秋季再新增四个学科。
11月9日,寰球中国学生会在静安寺路51号开欢迎会,邀请陈嘉庚介绍厦门大学筹备经过,并祝愿建校顺利。在完成筹备事务后,陈嘉庚愉快地离开了上海。
1921年3月,厦门大学大纲先后在《时事新报(上海)》《中华教育界》等报纸杂志刊登,对厦门大学的名称、校址、经费等作出详细规定。4月6日,厦门大学宣布开学,学生98名,一所东南名校正式诞生。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article/share?id=43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