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中华文化精粹、推动非遗经典焕发新生,5月20日,学校联合上海昆剧团举办文教结合支持项目“高雅艺术进校园”主题活动,特邀二级演员、昆剧表演艺术家季云峰老师为师生带来一场艺术导赏。宣传部、学生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人文学院、对外汉语学院和影视传媒学院等单位师生代表参加。
活动现场,季云峰老师以“昆剧武生行当的区别”为题,通过知识讲解、技艺展演和互动体验,生动展现了“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中国戏曲之母”昆曲的独特艺术魅力,以曲艺之美,以文润心,以文化人。知识讲解环节,他从历史脉络切入,详细讲述了昆剧武生的起源与发展,从“靠旗”的战场象征意义到“厚底靴”的功法讲究,解码每一个身段、每一件服饰背后承载的文化密码。他特别强调,“武生表演讲究‘武戏文唱’,每个动作都需兼具力度与韵律,这正是中国戏曲‘以形写神’的美学精髓。”行当解析环节,以武生行当为重点,通过视频展示短打武生、长靠武生、箭衣武生等不同武生类型的经典剧目片段,解析武生行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特征,展现了武生载歌载舞之韵律美、唱腔美、造型美。技艺展示环节,则现场演示了昆曲经典武戏片段,威武矫健的身段配合着浑厚的清唱,将武将出征的英气演绎得淋漓尽致,引发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在跟随学习昆曲“剑指”“山膀”等基础身段的一招一式中,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之美。人文学院2023级世界史专业研究生姜钰林同学这样说道:“昆剧这一沉淀了数百年的民族艺术精髓初看有些遥远,但通过季云峰老师的表演展示,我越发对这门经时光淬炼的艺术瑰宝产生兴趣。看似简单的动作既要保持身体平衡,又要体现武将的威武气度,终于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人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李文佳同学说,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艺术家唱腔和身段的展示,更是让我见识到了昆曲武生的功力和魅力,印象极为深刻。
本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立体化的呈现方式,让师生领略了昆曲艺术的精妙绝伦,更搭建起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的对话桥梁。下阶段,学校将持续开展非遗工作坊、传统技艺讲学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让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滋养美好校园。
(供稿、摄影: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