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5年5月19日

标题: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

记者:查建国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4月23日,“文明对话五千年 透过历史看世界”——4·23世界读书日《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进校园特别活动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举行,旨在以书为载体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第一卷的各册主编代表做交流分享并与师生们开展现场互动。

14·23世界读书日《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进校园特别活动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提到,历史学科具有启迪智慧、观照现实的价值,倡导学生通过阅读培育世界眼光。她期冀活动让历史智慧与文明之光浸润校园并感谢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怀支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焦扬提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城市,理应是一个文化厚重、精神有力的城市,是一个能激发每一个孩子成长可能的城市。让儿童读懂历史、看清来路,才能真正创造未来。新版《世界五千年》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将文明史转化为知识图谱,强调历史教育对理解差异、追求和平的重要性。她鼓励青少年通过阅读建立文化根基与世界认知,培养包容胸怀与建设未来的力量。期望《世界五千年》成为青少年人生旅途中的灯塔、探索世界的罗盘。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世界五千年》总主编陈恒与在场师生分享丛书编写理念,旨在通过多中心、平等、共享的视角,重构世界文明叙事,打破“文明冲突”偏见,倡导文明互鉴。书中不仅涵盖历史事件、人物与文明交往细节,更注重培养青少年客观、包容的历史观,以理解复杂世界。阅读历史重在培养胸怀与判断力,尤其需对照中外近代五百年史,拓展全球视野。他呼吁青少年通过历史阅读涵养包容与怜悯,以客观真实的过去为基,创造人类共同未来。真正的历史能战胜神话与偏见,在人工智能与全球挑战并行的时代,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至关重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从他主编的《从蒙昧到文明》谈起,聚焦从人类起源到文明起源的漫长史前史,时长超三百万年。该书借助考古学成果,复原人类演化与文化发展过程。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有四次重大“革命”,前三次均发生在史前时期,是考古学探索重点。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魏葆珞在主旨演讲中,探讨了古印度历史的重要性。首先,古印度历史对人类历史意义非凡。如印度河流域文明,5000多年前便拥有先进城市规划、下水道系统及诸多独特文物,是人类早期重要文明之一。其次,古印度历史对亚洲历史影响深刻,以史诗《罗摩衍那》为例,其在亚洲多地流传,东南亚的艺术、皮影戏等均有其身影。再者,古印度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部分日常词汇源于佛经翻译,中国建筑、文字等也受印度文化影响。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副教授温珊珊在对提图斯凯旋门的分享中,为我们揭示了古罗马历史的丰富内涵以及这座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提图斯凯旋门,作为罗马城的荣耀象征,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强盛与扩张,彰显了罗马人对提图斯攻陷耶路撒冷等军事功绩的铭记与赞誉。提图斯凯旋门的存在,可以引发对古代社会权力运作、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历史的真相,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下的社会提供镜鉴。

  该丛书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联合成立的“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心”首个重点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6卷54册,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第一卷率先推出。期待这套优质读物能为青少年打开看世界的新窗口,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承办,少年儿童出版社协办。


链接地址: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5/t20250519_5874580.s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