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变化?未来:5·18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创意设计大赛”颁奖活动在徐汇校区东部艺苑楼一楼大厅举行。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曹光明出席并讲话,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基础教育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海报创意设计大赛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由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副馆长柏桦主持。
曹光明为“变化?未来:5·18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展”揭幕,并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深刻论断,不仅诠释了博物馆作为文明殿堂的社会价值,更彰显了其在教育与传承中的核心使命。今年的“5·18”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揭示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他充分肯定了博物馆在服务教学科研、基础教育、社区文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对博物馆今后发展提出要顺应时代变革,深化文博教育内涵,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不断变化中创新发展,打造“数字+人文”的智慧型博物馆。
柏桦介绍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包括变化?未来:5·18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创意设计大赛,以及主题活动周的安排。在5月14日至20日的主题活动周里,安排了专题导览、非遗快闪、现场教学研学、非遗集市、沉浸式参观、520互动体验、海报展示等活动。
自4月22日发布“变化?未来:5·18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创意设计大赛”公告以来,大赛得到了基础教育处以及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共收到高校组、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组150幅海报作品,评选出80幅作品,影视传媒学院的陈奕旭、美术学院的陈优雅、上海师大第四附属中学姜福绵、上海师大附属经纬实验学校李逸宸、上海师大附属幼儿园彭鑫灏等80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现场举行了“变化?未来:5·18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创意设计大赛”颁奖活动。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曹光明、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副馆长黄仁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晓芳、宣传部副部长傅昕源、上海师大第四附属中学校长朱银辉和上海师大附属幼儿园园长邱枫,分别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14日下午,在学校艺术中心的支持下,非遗快闪活动首次亮相校博物馆。音乐学院锦瑟江南丝竹乐团的本科生缪涵滢、屠佳聪、邢傲惟、王子健与来自莫桑比克的研究生唐星星现场表演两首经典作品《灯月交辉》和《泊船瓜洲》。馆内讲解员携手音乐学院学子们以“短暂”激发“长久记忆”,用“创意”连接“传统与现代”,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让观众于快速变化中去探寻博物馆的未来。文人、仕女、丝竹之声、雅士品茗、丹青翰墨构成的文人世界与师生展开真挚的对话。
在下午举行的现场教学研学活动中,影视传媒学院的王元老师将课堂设在博物馆里,通过现场教学与研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倾听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联系,提升对文物深远历史内涵的感悟,使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
校博物馆还为海报创意设计大赛的获奖学生准备了文创产品作为奖励纪念。
(供稿、摄影:博物馆、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