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由上海市教委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联教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共同承办的2025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行政人员高级研修项目正式启幕。今年的交流主题为“AI时代的STEM教师”,旨在通过促进STEM教育领域创新理念、实践经验和可行策略的交流,推动跨境合作。本次研修项目有来自世界各地约36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参加。
开幕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一带一路”项目主管李睿淼博士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明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陈皞,以及来自坦桑尼亚桑吉巴尔职业和教育培训部的常务秘书Khamis Abdulla Said分别致开幕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联教中心副主任胡国勇共同出席开幕式。
围绕“教育:是场以心交心的历程”这一主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雪峰发表了主旨演讲。姜雪峰教授分享了科学教育的几大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及自身经验,向与会人员展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准确性、实践性以及科学精神的传递理念。他提出,科学教育要从身边事、听者期、情感鸣讲起,达到与学生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和共情共景。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主旨演讲中强调科学教育需面向每个孩子,以动手实验的科学课构建多样化的大脑,培养学生自主、专注、坚韧等美好品质。在讲话中,倪闽景深入解析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共识与争议,总结了为创新而学的具体方式。他鼓励通过丰富多元的科学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和实践性,同时也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开幕式后,国际同行与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虚假信息辨别和社会偏见”“STEM教育与艺术(Art)的融合”“AI给教育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等话题进行问答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据悉,本次项目将持续至5月19日,通过举办研讨会、工作坊,开展学校与企业实地参访,组织多元文化体验活动等丰富形式,搭建起跨越国界的STEM教师教育协作平台,深度促进各国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碰撞与经验互鉴,旨在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STEM教育师资的专业培育与成长支持。
(供稿、摄影:联教中心、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