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AI介入中国画创作:是辅助创作范例还是降低艺术门槛?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10

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4月23日

标题:AI介入中国画创作:是辅助创作范例还是降低艺术门槛?

作者:文汇报 吴金娇


“墨韵新生——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师生作品展”日前在金山区文化馆开幕。“人工智能背景下当代高校中国画创作与教学转型之路”研讨会也于当日召开。

作为校地文化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此次活动不仅为金山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欣赏高雅艺术的平台,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研讨会上,华东师大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丁阳指出,AI虽能在图像处理和素材收集方面提供支持,却难以取代艺术家基于情感与个性的艺术表达。人们对AI这类革命性新技术难免存在恐慌,正如当年摄影技术冲击印象派一样,AI也将对美术领域带来深远影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应主动探索AI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之道,在变革中把握新的机遇。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丁设认为,AI虽然为素材收集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依赖AI会导致艺术情感缺失,同时会消解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未知性。未来AI辅助创作虽不可避免,但最终价值仍将回归到人文精神的本质上来。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叶芃指出,AI的公式化创作模式会消解艺术感性,导致审美与人文意识异化。这对文人画精神形成解构,破坏“写意”与人格修养的互文关系,当工具理性主导创作时,艺术发展单一,创作缺乏创新。AI技术可作艺术教育的辅助范例。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邵仄炯认为,绘画创作本质上仍是人类体力与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在艺术教育领域,科技发展正倒逼教学模式的革新,AI技术能够增强中国画外拓性和包容性。AI的介入或将降低艺术创作的门槛,使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人能够接触和参与艺术实践。

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常务副主任贺戈萧说,对于真正有审美能力的创作家而言,AI是得力助手,它能帮助创作者完成素材收集、初步构思等工作,让创作者能将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心思放在情感表达和个性展现上。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转变,教学内涵应当从传统的技法传授转向AI新语境下的创作思维培养。随着中国画边界不断拓宽,其内核不能被忽视,需进一步规范界限。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AI虽然在技术层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始终无法替代人类艺术家独特的肉体感知能力和灵魂升华特质。艺术创作中的人类主体性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价值。针对AI带来的冲击,他认为AI可承担大众化艺术生产,人类则应专注于蕴含灵魂深度的精英艺术创作。二者应当形成互补关系,但不能相互替代。

本次活动由金山区文旅局、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金山区文化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协办。展览持续到5月16日。


链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97878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