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2025年1月5日
标题:吟诗入乐,“活”化经典
诗乐同体,我国自古便有诗词吟唱的传统,时光流转,往日诗篇穿过历史的云烟,并未化作尘封的书页,而是在音乐的勾勒下亘古绵长,古韵遇新声,曲韵更悠扬。2024年12月23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歌咏国学·诗乐府协办的“古韵新声:汉语古诗文入乐吟唱结课音乐会”在上师大音乐学院小音乐厅成功举办,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学院兼职教授孙红杰,携手上师大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们,以“入乐吟唱”的方式守护、展现、传递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与人文精神,带领听众们畅游波澜壮阔的诗乐世界。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则是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对提升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有鉴于此,孙红杰教授为上师大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们开设了《汉语古诗文入乐吟唱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所谓“入乐吟唱”,是在传统文人吟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音乐性,将古诗词演绎为形式考究、蕴意丰富、趣味生动的音乐作品。该课程旨在通过课堂上的理论阐释、案例解析、吟唱学习和组合表演,使学生们深切体会汉语古诗文内置的音乐美,并初步掌握汉语古诗文的入乐吟唱方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此次音乐会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学习成果与课堂风采的舞台。
修读此课程的2024级硕士研究生们不仅是整场音乐会的创演主体,同时还承担了音乐会的设计、实施和组织工作。学生们采用组合表演的方式,以入乐吟唱的方式呈现13首经典古诗词。其中,10首曲目是学生们依托孙红杰教授的原创曲调而创编的作品,另有3首曲目是学生的原创作品,这样的安排体现了诗乐交辉、今古对话、创演并举、师生协同的趣味。与传统音乐会有所不同的是,本场音乐会采用了“讲+演”的融汇形式,在每首作品表演之前,创编者会对曲目特色与创作设想详细的进行讲解和导赏,深度体现了艺术与学术的交织。
音乐会所有作品的曲调均从汉语言内置的音乐潜能中获取灵感,还诗文以乐声,并采用民族室内乐与西方乐器辅以伴奏,力求在保持中国传统底蕴的同时融合当代审美。音乐会开场,三首古诗词在“辗转相思夜月深”的篇章中,歌吟诉说着思人怀乡的人文情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以打击乐作为引子,钢琴与扬琴紧随其后,乐器之间的对话增强了曲调的张力,鼓点始终贯穿全曲,不断冲击听众的神经。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与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的旋律契合诗的意蕴,优美雅致,台上的学生们完全置身于诗作中的情境,以情带声,收放自如。尤其在《夜书所见》的演绎中,乐器声与人声生动地描绘萧萧的风声,单簧管丰醇柔和的长音使整首作品的基调如清风拂叶,深邃悠远,富有层次感的男女声轮唱则不断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在男女声幽美恬静吟唱中,听众们进入第二篇章“愁云潇潇何处去”,感受黄庭坚笔下的《清平乐·春归何处》的暮春柔情,此曲一扫前一篇章的离人愁绪,长笛的婉转清扬与钢琴的和润相得益彰,形成雅致的音乐风貌。伴随着雄浑苍凉的曲调,王翰的边塞诗《凉州词》穿越千年饱含时代回响,鼓声带来规则的节拍律动,琵琶铿锵,竹笛萧瑟,电吉他奏出充满现代感的旋律,形成丰富的听觉体验。学生李东洧创作的《题临安邸》(宋代诗人的林升七言绝句)遵循依字行腔的音韵规则,旋律线条流畅,调性与和声营造了晦暗的基调,自有一份欲语还休的感伤味道。赵师秀的《有约》则带领观众们领略江南的人文底蕴,男女三声部之间配合默契,学生们运用扎实的声乐技巧,声情并茂地展现作品感情。
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在“雪过春来风又绿”的篇章中轮番登场,含宫咀徵,泛商流羽,台上人声穿越式的吟唱诠释着诗作中的四季轮回、山水意趣。《雪梅》在学生李东洧的创作下尽显浓郁的中国审美风格,编配采用了五声性的和声材料,尾声处女声念白的加入儒雅细腻,给人惊艳之感。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演绎得颇为自然生动,乐曲中不同的乐器代表诗中不同的人物,男女三声部将诗作唱得妙趣自生,而乐器之间在音色组合上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则赋予了诗歌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宋佳欣创作的北朝民歌《敕勒歌》通过音乐流入听众心灵深处,使绵延数千年的歌诗重新焕发出艺术光华。音乐会在王昌龄的《采莲曲》中收尾,一幅明丽的采莲图在人声哼唱中徐徐展开,清新的歌咏出现,呈现出由远及近的动态效果,音树、木鱼、碰铃、沙锤等打击乐器的加入颇具东方格调,台下听众无不被诗乐相和的无尽魅力所折服。
中国古典诗词并不诞生于当下青年学子所处的时代,但一颗颗对传承诗乐传统的赤子之心又在新时代不断聚集。本场音乐会彰显了当代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之举,全场观众零距离感受到中华诗乐之美、音律之美与人文之美,是一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弘扬音乐教育与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度融合,在专业建设上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坚持培养学生“学、演、教、研”并行的综合能力。孙红杰教授作为本场音乐会的主策划,近年来致力于倡导汉语古诗文入乐吟唱的研究与推广,让诗乐教化传统重回青少年一代,这对于赓续中华文脉以及当代诗词文化建设,无疑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shxwcb.com/127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