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全球体育大狂欢,因为是在时尚之都、浪漫之都巴黎举行;更因为开幕式策划者天马行空,放飞想象,试图包容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的多元,践行法兰西民族对此届奥运会的文化理解和基调口号,即“Games Wide Open”(奥运更开放),结果却是五味杂陈,众口难调!
然而,一大波新语热词倒是由此催生,例如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在都市建筑的顶端连带着旮旯,飞一般跑酷的那个头上裹着连衣帽的家伙,其实就是80后、90后追捧的游戏现实版。还有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通过塞纳河变脸成为开幕式舞台的创意,让观众仿佛坐在两岸,享受一场视觉盛宴。那个芭比粉(Barbie fans)的元素为整个开幕式增添足量的迷人时尚和青春活力。美国动画电影《神偷奶爸》里的小黄人(Minions)一瞬间爆红,他们与蒙娜丽莎梦幻联动,这个众人青睐的名称居然与偷盗世界名画扯在了一起……
这些流行文化元素和语用梗儿的融入,不仅彰显巴黎奥运会的创新和开放,也让全球观众在享受体育竞技的同时,体悟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当然,LGBT元素的嵌入以及酒神(Dionysus 【古希腊】-Bacchus 【古罗马】)的怪异舞姿,顿时引起文化界和宗教界的火爆争议,说不定哪天还会闹上法庭……
作为一个中国的奥运迷,本人的主要注意力还是离不开中国运动员的非凡表现,以及由他们而生发的种种流行语,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与三位中国女冠军相关的新语热词。
首先是“水花消失术”。这个全新的中文词语是为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定制的,她在入水时几乎不激起涟漪和水花的能力,征服一众裁判和亿万观众,这个词语明升体育,明升m88备用地是对全红婵跳水技巧的一种概括和赞美,而不是对某个具体技巧或技术的描述。2021年9月,在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就多次上演了教科书级别的“水花消失术”,屡获满分!
来源: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有专家分析说,水花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动量定理,就现象而言,是“水锤效应”。当一个苹果或一个人落入水中,水面被物体挤开后,上方即刻形成一个空腔区域,水会自然从四面八方涌入,在填满空腔区域那一刻,水原本向前流动,突然无处可流了,由运动变成静止,顿时产生巨大冲击力,这便是所谓的“水锤效应”。这个词儿说不定哪天会被选入高考物理试题,你说呢?
2024年7月21日中国日报网站在介绍全红婵时,除了介绍一系列优异成绩外,还特别提及“水花消失术”,官网是这么说的:“全红婵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的破纪录跳水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创造了一个新的汉语词汇来描述她的表现。这个词就是‘水花消失术’(shui hua xiao shi shu),字面意思是‘water splash disappearance technique’。这反映了她入水时几乎不激起任何水花的能力。” 天哪,居然还标注了汉语拼音,意为中国独创!
后来发现,巴黎奥运官网“水花消失术”的译法与中国官网版本一模一样:water splash disappearance technique,而且也特意标上了汉语拼音,特指全红婵入水时水花像流沙一样被引进水里的技术。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如是说“全红婵第一跳已再无提升空间,获得满分90分。中文里为此创造的新词‘水花消失术’,确实名副其实。一颗普通的石子都能激起水花无数,更何况她的第一跳还向前翻腾了三周半。”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在其报道开篇则引用了一句俗语:“不看你怎样开始,就看你怎样结束(It is not up to you how you start, but how you end)。”她第一跳后所有7名评委均给10分,这样的开始是后来任何选手都无法超越的。“第一跳就充分展示了什么叫‘无水花’。她超强控制水花的能力在国际跳水界掀起了巨浪,教练员和粉丝们敬佩得无以言表。他们因此创造了一个新的说法 ——‘水花消失术’。”
路透社(Reuters)、法新社(AFP,Agence France-Presse)、美联社(AP ,The Associated Press)等西方媒体都对全红婵再次取得十米跳台的金牌给予高度肯定。他们同时也关注到,在这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光彩夺目的表现背后,是一颗坚毅与勇敢的心。
路透社在其报道中称,“全红婵一路走到今天,拿到第二块奥运金牌并不容易。14岁的她在东京奥运会取得第一块金牌之后,一直在不断适应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她告诉记者:‘最大的挑战是我必须改变惯常的生活方式,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好在我的教练一直支持我,给了我很多指导和鼓励。’”全红婵获胜后流下了热泪,她解释说:“这三年真的很辛苦。我克服了很多困难。如果我把这些困难都列出来,那说都说不完。我很开心拿到这块金牌。”
法新社在报道中则写到了她小小年纪走过的漫长奥运路。全红婵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有五个兄弟姐妹。爸爸是果农,妈妈遭遇交通事故后身体一直不好。全红婵之前说过,比赛获胜的动力来自于想挣钱为妈妈治病。这个女孩是在学校和小朋友玩跳房子游戏时,被一个跳水教练发现的。开始练跳水时她才7岁。而美联社甚至已经开始关注全红婵是否会参加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对此,这个姑娘的回答也展现出一个顶级运动员成熟的心理,她说:“未来的事情要等未来再想,我应该活在当下。”
接着聊聊“Queen Wen”这个拉爆媒体的流行别号。21岁的郑钦文的胜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海外社交平台上,“Queen Wen”迅速成为热词。这个昵称源自她名字的英文发音“Qin Wen”,球迷们用“Queen”来表达对她卓越表现的尊敬与喜爱。
来源: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从2022年首次参加大满贯比赛崭露头角,两年时间里,郑钦文飞速成长,“Queen Wen”的称号不胫而走。本次巴黎奥运会上,从7月28日的第一场比赛开始,郑钦文连战5天,而且其中有三场鏖战一共耗时9个小时,她几乎倾尽一切。这种高强度高频率的作战,无疑是对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郑钦文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一举夺魁。
夺得金牌后有记者向郑钦文提及了“Queen Wen”(女王文)这个谐音梗:“那现在你接受Queen Wen的说法了吗?”她思索半刻,爽朗干脆地答道:“是的!”终于坦然接受“Queen Wen”的美誉。她说:“可能之前我还会谦虚一下,但现在真的感觉我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所以这个头衔,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网球乃至亚洲网球的肯定。毕竟金牌与“Queen”在这一刻无比相配。
事实上,她这个外号最早来自误读。由于一些语种中并没有“钦”(Qin)字的发音,许多外国人会把“Qinwen”误读作“Quinwen”。一个妥妥的“歪打正着”的流行别号。
这是中国选手获得的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也是本届中国代表团最具含金量的金牌之一。笔者看了记者对她的现场采访,很是佩服。她话语流畅,感情真挚,对前辈球员的尊重,对同龄球员的坦诚和友好,对国家和教练团队的感恩,对观众和粉丝的热爱等,展露出一种坦诚,而且得体,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其商业价值。据悉,她已手握至少10个品牌赞助,如耐克、蚂蚁集团、劳力士、斯维诗、威尔胜、麦当劳、佳得乐、伊利、霸王茶姬、兰蔻等。在《福布斯》2023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女运动员排行榜上,郑钦文以720万美元的收入位列第十五。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郑钦文的商业价值将处于第一梯队,代言费在千万元以上。在其奥运会夺冠后,网络热议郑钦文很有可能超越谷爱凌,成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运动员”。诚然,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专业领域的运动成就上。除此之外,观众粉丝的规模、运动员的亲和度以及被喜爱度也很关键。还有,性格和价值观等也是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郑钦文的言行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我最佩服的是她说奥运夺冠比大满贯更重要,在决赛后的采访中,她表示:“这个胜利对我来说无可比拟,独一无二,因为对我还有我的家人来说,奥运会其实一直都是比大满贯重要的存在,在我们心中,国家荣誉永远是要超过个人的。” “我很累,但我还可以为国家再打3个小时。”
最后谈谈在奥运会上老外特别爱说的一句话:“Now the whole world knows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can use Lightness Skill.”(这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会轻功了。)
来源: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北京时间7月31日的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Freestyle BMX Women's Park Race)进入决赛阶段,在队友孙佳琪两轮都摔车的巨大压力下,在首轮比赛中,邓雅文就以平稳的技术发挥和超炫的动作拿下92.50分。第二轮,她更是以一套堪称天衣无缝、连贯性极佳的高难度动作获得92.60分,最终斩获冠军。这是中国体育首次获得这个项目冠军,创造了中国自由式小轮车的历史。邓雅文高难度的空中技巧和快速的动作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被网友戏称为“骑车会飞”,甚至有很多老外调侃道“Now the whole world knows that Chinese people can use Lightness Skill.”(这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会轻功了。)这一说法也因此成为邓雅文的专属流行语。夺冠后,这位姑娘笑得真是灿烂、纯真,圆脸红扑扑,大眼亮闪闪。
2005年10月17日邓雅文出生在四川泸州,在泸州市五星小学就读期间,她曾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五年级时当上了学校艺术节的主持人,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江阳区的运动会。她的姑姑邓静是邓雅文的伯乐!碰巧在泸州市五星小学任体育教师,一二年级时就带着她锻炼身体。邓雅文初中在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学习。2013年进入泸州市业余体校田径队训练。2017年12月,邓雅文被输送至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从事自由式小轮车专业训练。2018年,她进入国家小轮车自由式集训队。转项进行自由式小轮车训练只有6年,虽然训练时间短,但是她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很快便在国内崭露头角。她的成功诠释了什么叫“触类旁通”,“另辟蹊径”。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的“轻功夫”太神秘兮兮:飞檐走壁,腾云驾雾,来无踪,去无影。在华夏传统文化中,一些独门绝技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融入一些竞技项目,在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所谓的“轻功水上漂”实际上是一种流行的技能,被称为“独竹漂”。在水面上只用一根竹子漂浮,当地人能够稳稳地站在竹子上,用一只腿保持平衡,既不会下沉也不会晃动。更神奇的是,他们还能控制竹子的移动方向,仿佛掌握了某种武术秘籍。这种技能不仅在国内受到关注,还火到了国外,在西方洋人独占鳌头的小轮车项目中,我们吸纳糅合了中华轻功夫,最大限度地克服自重,摆脱引力。真是奇妙无比,叹为观止。
陆建非
● 市欧美同学会顾问
●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
● 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链接地址: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8453280